Kolas Yotaka 就職聲明
自治的前奏曲:尊重原民 進步社會
曾在牆外笑看立院百態,論是論非,以為保持距離才讓我的雙眼更清明;如今跨入牆內進入可以捍衛原權的肉搏戰場,才發現:親眼看見的角力,親耳聽見的衝突,親手摸見的支持雙手,親身遇見的知識與經驗才是真正握在自己手中強有力的武器。知識與經驗的擴大,有助於我們看清真相,並有效地解決問題。
立法院是在我們被迫面對殖民政權存在的前提下,現階段必須面對的挑戰,我們只暫時在這裡拼搏爭取各項基本原權,原住民族自治才是我們的終極目標。但當我們終極的目標"自治"尚未達成之前,我以不分區立委當選人進入國會,加入以漢人為多數的賽局,因為現階段以合作代替衝突是我所看見相對有力的出路:如何讓原住民族的觀點能被納入大多數漢人關切的全國性的法案、或讓原住民族所想要的重大法案被更多非原民立委的支持與理解,這是我的責任,也是肩上的是重擔。
今天沒有欣喜之情,而是充滿自我警惕。我期許台灣能打造透明的國會、獨立公正的司法系統、符合人道、公平、正義的社會福利、性别平權、終結核能,但最重要的是希望台灣社會ㄧ方面深化台灣主體意識的同時,也必須開始建立友善原民、尊重原住民族的普世價值 。唯有了解才能帶來真正的尊重,原住民族需要台灣社會對我們普遍的了解。
原住民族長期被社會邊緣化,在我們努力保存族語、保護部落傳統的同時,原住民族的年輕人和所有台灣青年一樣,必需進入城市求學謀生。我們和這座島上的每個公民一樣,關心經濟、政治、社會,對原住民族來說,歷史在前進,世界在改變,但原住民族看到的,台灣社會看到了嗎?我們的名字、我們的歷史,長期被忽視,原漢衝突的真相沒有調查,也沒有和解、政府欺騙達悟族存放在蘭嶼的核廢料造成難以想像的環境變異、獵人受限於槍砲彈藥管制條例、受傷於老舊不安全的獵槍、我們的年輕人不願意學習族語,因為很少人願意用族語稱呼我們的名字....
2016年是我所看見繼1994年"正名運動"在國民大會成功之後,相隔20餘年後第二次再現的立法契機:相對友善原住民族的政黨單獨過半、原民立委席次史上最多,我們的確有機會改變。
尊重原民,進步社會,各位弟兄姊妹,相隔20多年,我們再上工了!